旅游信息

非遗传承活态化 山水宋城历久弥新

中国旅游行业报 作者:王艳   |   发布时间:2022-03-09

  刚刚过去的周末,潮州古城内的载阳茶馆内传来潮剧声,金山书院正策划着新的潮州文化品牌,潮州韩江畔的韩山春光正好,哺育着新的生机……这是潮州古城促进历史文化保护的日常。

  潮州古城所在的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正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传承潮州文化,展现城市魅力”为口号,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能够向更多人推介潮州这座“活着的古城”。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分为三个层级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与潮州市湘桥区行政区划范围相同,包括太平、西新、桥东、城西、凤新等5个街道及意溪、磷溪、官塘、铁铺等4个镇,52个社区居委会和120个行政村,面积为325.3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17490人。

  依据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中的潮州文化存在、表现和发展的空间特点,潮州结合潮州市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实际,把保护范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传承发展区、一般保护区。

  一是重点保护区。该区以潮州古城为主要范围,面积约2.3平方公里,该区域是历代潮州府治所在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与区内人民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如全国距离最长、牌坊数量最多的太平路古牌坊街和广东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以及潮绣、潮雕、潮瓷、潮剧、潮州工夫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内潮州人日常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当地人对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度、参与度高,氛围浓厚。

  二是传承发展区,以潮州古城外的韩江两岸为范围,属于次重点保护区。该区紧邻潮州古城,与保护核心区联系十分密切,文化生态依存度高。区内有比较丰富的传统乡村、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石坵头村、尚书村、桂林村、八角楼村等传统乡村以及与之相关的潮州生产、生活习俗,也是潮州市东扩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的重点建设区域。三是一般保护区,范围是除重点保护区、传承发展区外的地区。

  非遗传承活态化 山水宋城历久弥新

  3月1日,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委托,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带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一行赴潮考察。宋俊华指出,潮州市是全省非遗大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8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项106项,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成绩卓著,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知识和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目前,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52人,其中国家级15人,省级50人,市级117人,区级86人。

  潮州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潮州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拥有自然胜景,“山水洲城桥”俱全,古城元素完整。

  境内山环水绕,以山地、平原居多。山体有笔架山(韩山)、葫芦山、竹竿山、等。河流以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境而过的韩江为主干,另有桂坑水、文祠水、三利溪等支流和人工河,森林覆盖率达 46%。重要矿产资源有“飞天燕”高岭土(瓷土矿)、花岗岩和黄蜡石等。潮州的山水环境和森林、矿产资源,是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潮州木雕、潮瓷、潮州古建筑营造等传承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原材料。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共6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此外还有广东省传统村落4个,广东省森林乡村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处。

  在保护区的山川形胜内,大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祠堂、寺庙、古建筑、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期间,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传承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瓷形成与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老城古民居建筑群则是潮州音乐、潮剧、潮州歌册、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工夫茶艺、潮州菜烹饪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活动的重要空间,韩文公祠是潮州人怀念、祭祀韩愈,讲述和颂扬韩愈治潮事迹的重要场所……

  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区所在的潮州古城,至今仍有大量原住民居住,主客共享潮州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调研组表示,潮州古城至今格局完整,文物资源集中成片,尤其难得的是古城内生活气息浓厚,潮州古城仍然是“潮州人自己的古城”。